無統一報價標準 同等家裝報價相差16000元2008/11/4 19:24:40 來源:信息時報 已訪問:5649 次 |
正規的裝修公司都會把各項費用一一列明 裝修前,業主往往會找多家裝修公司進行洽談,從而比較預算報價,可比來比去業主們都遇到過這樣的困惑:同樣的面積、相同的裝修內容,裝修報價往往會相差很遠。 東莞市民莫女士最近打算裝修新房,她分別向兩家知名度差不多的裝飾公司表達了含主材的裝修意向,并要求這兩家公司分別做預算和設計,一家公司的預算報價是4.8萬元,而另一家公司預算報價卻只有3.2萬元,兩家的報價相差1萬多元。 莫女士對這兩個報價進行了一番比較,發現兩家公司不但在同一品牌和規格的報價有所不同,而且在細節上也有些差別:前者報價中將水電路材料籠統地標為3000元;而后者水電路材料不但有單獨的價格表,還注明了品牌、規格,報價多了600元左右。表面上看,后者這幾項報價已多了約600元,但總價為什么仍比前者便宜16000元? 常見陷阱一:施工過程再增價 華潯品味裝飾東莞公司總監汪大鋒指出,家庭裝修造價預算中關于設計費、材料費、施工費、管理費、稅金等都應該明確標出,那些沒有信譽、質量和服務保證的裝修公司或施工隊,往往采取“低開高走”的報價做法承攬業務,有的甚至利用客戶不懂裝修,在施工項目單上有意漏項,到施工期間再增項增加報價。最常見的是:在簽訂合同前,裝修公司并不報清水、電路改造的價格,不分明、暗管,而在最終的結算時卻全部算最高價。 業主一般對木工、瓦工、油工等“看得見、摸得著”的常規工程項目比較注意,監督得也緊些,但對于隱蔽工程和一些細節問題卻知之甚少,汪大鋒稱那些有問題的家裝公司最喜歡在這些方面做“手腳”,如在上下水改造、防水防漏、強電弱電改造等工程上做文章,短期內很難看出差別來,也無法深究;又如有些公司規定內墻要刷3遍漆,但施工隊員只刷了1遍,表面上看不出有任何差別,但實際上卻降低了工藝標準,特別是時間一長,毛病就暴露出來了。 因此汪大鋒建議,業主在合同簽訂前一定要弄清自己所需要的材料、施工程序及服務項目,檢查報價單所列項目的名稱、材料、數量、做法、單價、總價,要求設計人員提供“環保預評價”報表,并在施工圖上注明詳細的施工做法和材料名稱,作為合同附件。 常見陷阱二:分項計價藏貓膩 多數業主認為,裝修公司將某一單項工程分解成多個分項,按每一個分項分別報價,這樣的消費最明白。北新裝飾東莞華凱分公司總經理張天表示,其實這是消費者并不知道其中藏著的貓膩而存在的偏見,一般來說,如果裝修公司把門扇、合頁等五金件分別作為單獨的項目計價,他們往往會把一些分項價格各提高一些,更有甚者把安裝和油漆的人工費也作為一項收費內容讓消費者再次交錢,這些細微的差別消費者很難察覺。 同時,由于受專業知識局限,消費者并不能識別這其中的秘密,因此常被蒙。實際上,這種分項計價很容易重復計費,使得大部分消費者被“宰”還不知所以。張天提醒,如果一個裝修工程,裝修公司上來就打到8折甚至更低,那業主一定要格外小心,因為在施工過程中,裝修公司肯定會通過各種方式把“損失”賺回來。 由于在家裝預算價格管理上,目前國家并沒有統一的報價標準,一些家裝公司也僅僅列出指導價供消費者參考。因此,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不要單純以裝修公司給的最初預算報價來選擇家裝企業,要價比三家,多留個“心眼”。 齊家盛裝修報價 |